工業自動化的橋樑建造者:賴俊廷的全球整合之道
從代理商到解決方案提供者,一位工程師如何重新定義產業合作模式
在新竹科學園區的某個工廠裡,一套來自德國的精密壓力感測器正在監控著半導體製程中的關鍵參數。在台中的化工廠中,美國製造的防爆流量計確保著危險環境下的安全運作。在台南的食品加工廠裡,英國品牌的溫度控制器維持著產品品質的穩定性。
這些看似分散的設備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推手:為科技公司的創辦人賴俊廷。在工業自動化設備這個高度專業化的領域中,他不僅是國際品牌與台灣市場之間的橋樑,更是產業生態系統的重要建構者。
十一年磨一劍:從工程師到產業專家
賴俊廷的工業自動化之路始於11年前。那時的他,面對的是一個充滿挑戰的市場:國外先進技術與本土需求之間存在巨大鴻溝,客戶對於產品品質要求極高,而競爭對手眾多且各有專精。
「我們有11年的自動化設備經驗,主要就是代理國外的各個設備的產品。」賴俊廷的這句簡潔介紹背後,是十一年來在技術學習、市場開拓、客戶服務等各個環節的深耕細作。
與許多同業不同,賴俊廷從一開始就選擇了多品牌、多領域的發展策略。「從美國到匈牙利,然後英國、德國,全世界都有。」這種全球化的品牌組合,不僅分散了經營風險,更為客戶提供了更多選擇和更完整的解決方案。
在他的代理品牌清單中,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某個細分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從流量計到壓力感測器,從溫度控制器到防爆設備,這些產品涵蓋了工業自動化的各個關鍵環節。「大部分的產品也相關性,就比如說流量計,好幾家都一起都有代理。」這種產品線的重疊配置,確保了在任何應用場景下都能提供最適合的解決方案。
聯電創生中心:技術整合的典型案例
賴俊廷職業生涯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與聯電創生中心的廢水回收系統合作專案。這個專案不僅展現了他的技術整合能力,更體現了他對於產業合作模式的深刻理解。
「這次是在做廢水,整套廢水回收的系統。」賴俊廷回憶起這個專案時,語氣中透露出專業的自信。廢水回收系統是一個高度複雜的工程,涉及多種不同類型的感測器和控制設備,對於精度、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有極高要求。
在這個專案中,賴俊廷提供的產品包括壓力儀表、液位計、流量計、溫度感測器,以及各種開關和防爆設備。「上面就會用到像左邊壓力的儀表或是液位的或流量或溫度,還有像這個是開關開關類的,那這個是防爆類的產品。」
更重要的是,這個專案體現了他與合作夥伴李思緯之間的協作模式。「像思緯跟我就是因為他有在製造一些儀表,那我這邊是代理。代理的話因為國外的資源會比較好,會有一些比較偏防爆類或是認證類的東西。」這種互補式的合作,讓兩家公司能夠為客戶提供從基礎測量到高端應用的完整產品線。
綠色建築的未來:創新材料的推廣者
除了傳統的工業自動化設備,賴俊廷還敏銳地捕捉到了綠色建築市場的機遇。他最近重點推廣的一款產品,是一種革命性的建築材料,可以替代傳統的隔音隔熱材料。
「這個就是代替我們現在目前慣用的產品,包括建材上面這個東西。」賴俊廷介紹這款產品時,展現出了對於市場趨勢的深刻洞察。傳統的建築隔音材料存在易燃、不可回收、對人體有害等問題,而這款新材料完全解決了這些痛點。
「現在隔音,你們在隔牆裡面會放那個隔音棉的那個玻璃棉嗎?它那個會刺,然後那個是易燃又不能回收的東西。」賴俊廷對於傳統材料缺點的分析,體現了他作為產業專家的專業素養。
新材料的優勢顯而易見:「它這個東西是完全解決這些問題,它就是燒不起來,然後隔音隔熱效果也好,也可以回收。」這種多重優勢的結合,使得這款產品在綠色建築市場具有巨大的潛力。
更重要的是,這款產品的推廣體現了賴俊廷對於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在環保意識日益增強的今天,能夠提供既環保又高效的解決方案,不僅創造了商業價值,更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
合作生態的構建:重新定義競爭關係
在競爭激烈的工業設備市場中,賴俊廷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與同業建立合作而非對立的關係。他與李思緯的合作模式,已經成為產業協作的典型案例。
「我跟思緯一直以來都有在合作,從他爸爸那時候就已經開始。」這種長期的合作關係,建立在互補優勢和互信基礎之上。賴俊廷專精於國外高端產品的代理,擁有豐富的國際資源和認證經驗;李思緯則專注於本土化的解決方案和性價比優異的產品。
「思緯他就會現場的一些,你可能不需要說用到那麼精密的,那就我就請思緯幫忙。那我們就會互相的,看是他還是有我,然後整包去做。」這種靈活的合作模式,讓兩家公司能夠根據專案需求進行最優化的資源配置。
更有趣的是,賴俊廷對於責任分工也有清晰的認知:「出了事情我大部分全都找思緯。」這句看似玩笑的話,實際上反映出兩人合作的默契和信任。在工業設備領域,售後服務往往比產品銷售更加重要,而這種明確的責任分工確保了客戶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支援。
市場洞察:理想客戶與渠道策略
經過11年的市場耕耘,賴俊廷對於客戶需求和市場特點有著深刻的理解。在他看來,理想的客戶主要集中在幾個領域。
「夢幻客戶一定是工程公司啊,因為他就會給我們那種整套的儀表的清單。」工程公司的專案往往規模大、需求明確、技術要求高,正好符合賴俊廷的產品定位和服務能力。
除了工程公司,賴俊廷也看好公共事業單位的市場潛力。「還有那種像公家單位應該也有,像自來水啊或是台電,一個專案都可能會用到一堆儀表。」政府部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升級改造,為工業自動化設備提供了穩定的需求來源。
在高科技領域,賴俊廷同樣有著豐富的經驗。「半導體研發單位」是他重點關注的客戶群體。半導體製造對於精度、穩定性和可靠性有著極高要求,正好需要他所代理的高端國外產品。
在渠道建設方面,賴俊廷特別重視與本土施工商的合作。「理想的引薦就是說在地的施工商,就是我們稱為包商,就是說在地很常在做一些工廠的一些比如說油漆啊,或是一些電力小設備的更換。」這些本土施工商熟悉當地市場,與工廠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是產品進入終端市場的重要橋樑。
技術專業:認證與品質的堅持
在工業自動化設備領域,技術認證往往決定著產品的市場准入和客戶接受度。賴俊廷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和堅持的態度。
「代理的話因為國外的資源會比較好,會有一些比較偏防爆類或是認證類的東西。」這句話體現了他選擇代理國外產品的戰略考量。在許多工業應用場景中,特別是石化、化工等危險環境,防爆認證是產品能否使用的基本門檻。
國外知名品牌在認證方面的優勢明顯:他們不僅擁有完整的認證體系,更有豐富的應用經驗和技術支援。這些優勢是本土產品在短期內難以追趕的,也是賴俊廷選擇代理模式的重要原因。
同時,賴俊廷也注重技術知識的積累和傳播。在與客戶的交流中,他不僅提供產品,更提供技術諮詢和解決方案。這種顧問式的服務模式,提高了客戶黏性,也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
藥廠市場:特殊需求的專業應對
在賴俊廷的客戶群體中,製藥廠是一個特殊而重要的細分市場。這個市場的特殊性在於其嚴格的法規要求和極高的品質標準。
當被問及藥廠設備更換和校正的問題時,賴俊廷展現出了深厚的專業知識。「因為藥廠走GMP,他那個基本上設備是不能換牌子的。」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是藥品生產品質管理規範,對於設備的穩定性和一致性有著極嚴格的要求。
這種法規限制雖然增加了市場進入的難度,但也為已經獲得認可的供應商提供了穩定的市場地位。「所以你說校正我只能告訴你我可以校正,但是壞了是不是我代理的牌子你要不要買,那個是就變成客戶的事情。」
賴俊廷對於藥廠市場的理解,體現了他作為專業代理商的素養。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夠提供什麼服務,也明確地告知客戶可能面臨的限制。這種誠實透明的態度,是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的基礎。
國際視野: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化實踐
賴俊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於他的國際化視野和本土化實踐的完美結合。他代理的品牌遍布全球主要工業國家,從美國的創新技術到德國的精密製造,從英國的傳統工藝到其他歐洲國家的專業產品。
這種全球化的產品組合,不僅為客戶提供了更多選擇,也分散了供應風險。在國際貿易環境日益複雜的今天,多元化的供應來源成為企業穩定經營的重要保障。
同時,賴俊廷也深諳本土化的重要性。他不是簡單地將國外產品引入台灣市場,而是根據本土客戶的特殊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這種本土化的服務能力,是純粹的進口貿易商難以提供的。
創新思維:從產品銷售到解決方案提供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客戶需求的升級,單純的產品銷售已經難以滿足市場需求。賴俊廷敏銳地察覺到這一趨勢,積極推動公司從產品供應商向解決方案提供者轉型。
在聯電創生中心的專案中,賴俊廷提供的不僅僅是單個產品,而是整套系統的解決方案。從需求分析到產品選型,從系統集成到售後服務,他都能夠提供專業的支援。
這種轉型不僅提高了公司的競爭力,也創造了更大的價值空間。客戶願意為完整的解決方案支付更高的價格,而供應商也能夠獲得更穩定的收入和更長期的合作關係。
人才培養:專業團隊的建設
在技術密集型的工業自動化行業,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賴俊廷深知這一點,在團隊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
從他在專業場合的表現可以看出,賴俊廷不僅具備深厚的技術功底,更擁有出色的溝通能力和商業敏感度。這種複合型的能力結構,正是現代工業服務業所需要的人才特質。
在與合作夥伴的互動中,賴俊廷展現出了開放包容的合作態度。他願意分享資源、共同承擔風險,這種合作精神也影響著他的團隊文化。
社會責任:技術進步與環境保護的平衡
賴俊廷的事業發展始終與社會責任緊密結合。在推廣綠色建築材料的過程中,他不僅看到了商業機會,更看到了對環境保護的貢獻。
傳統建築材料的環境問題已經日益突出:易燃性增加了火災風險,不可回收性造成了環境負擔,有害物質威脅著人體健康。新材料的推廣,不僅解決了這些問題,更推動了整個建築行業向更加環保的方向發展。
在工業自動化設備的推廣中,賴俊廷也注重設備的能效和環保性能。高精度的測量設備能夠幫助工廠實現精確控制,減少原料浪費和能源消耗,這對於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未來展望:智慧製造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面對工業4.0和智慧製造的發展趨勢,賴俊廷既看到了巨大的機遇,也認識到了嚴峻的挑戰。
機遇在於,智慧製造對於感測器、控制器等自動化設備的需求將大幅增長。更重要的是,這些設備不再是孤立的產品,而是整個智慧製造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為像賴俊廷這樣的解決方案提供者創造了更大的價值空間。
挑戰在於,智慧製造對於設備的智慧化程度、互聯互通能力、數據處理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的產品代理模式需要升級,向系統整合和服務提供的方向發展。
「我們就會互相的,看是他還是有我,然後整包去做。」賴俊廷與李思緯的合作模式,為應對這些挑戰提供了有益的探索。通過建立合作生態系統,整合各方優勢資源,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加完整和專業的解決方案。
行業領導者的責任與擔當
經過11年的發展,賴俊廷已經成為台灣工業自動化設備行業的重要參與者。他不僅是國際先進技術的引入者,更是產業生態系統的建構者和行業標準的推動者。
在技術推廣方面,賴俊廷始終堅持品質第一的原則。他寧願放棄短期利益,也要確保為客戶提供可靠的產品和服務。這種對品質的堅持,不僅建立了公司的良好聲譽,也提升了整個行業的服務水準。
在合作模式方面,賴俊廷積極推動同業間的良性競爭和互利合作。他與李思緯的合作案例,為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通過優勢互補和資源整合,實現共贏發展。
在人才培養方面,賴俊廷注重知識分享和經驗傳承。他經常參與行業交流活動,分享自己的經驗和見解,為行業的整體發展貢獻力量。
結語:橋樑建造者的使命與願景
在全球化與本土化交融的時代,賴俊廷扮演著重要的橋樑角色。他不僅是國際先進技術與台灣市場之間的橋樑,更是不同企業間合作的橋樑,傳統產業與新興技術之間的橋樑。
「只要想到儀表就可以找我或思緯,我們兩個都可以一站式為你服務。」這句話體現的不僅是商業自信,更是對客戶的承諾和對行業發展的責任感。
在工業自動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像賴俊廷這樣的專業服務提供者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他們不僅推動了技術的傳播和應用,更促進了產業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
從新竹的科學園區到台中的化工廠,從台南的食品加工到全台各地的工業設施,賴俊廷的足跡遍布台灣的工業版圖。他用專業的技術、務實的態度和開放的合作精神,在工業自動化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為台灣製造業的轉型升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這就是賴俊廷的故事:一個關於技術、合作與創新的故事,一個關於如何在全球化時代建立本土優勢的故事,一個關於專業服務如何創造社會價值的故事。在他的引領下,工業自動化正在從單純的設備供應,演變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
主講者:賴俊廷
擁有11年工業自動化設備經驗,專精於國際品牌代理、系統整合服務,以及綠色建築材料推廣。致力於推動台灣工業自動化產業發展,建立創新的產業合作模式。
行號 / 味而達科技有限公司
服務內容 /工業自動化設備買賣貿易(流量計、溫度計、壓力傳送器、控制閥);工業中央監控系統設計、改善與施作;保溫電熱系統設計與施作
引薦對象 / 工程公司儀電設計單位、科技廠、化工廠、傳產等儀電人員、廠務人員